夏至,记住防“三病”,能帮你安稳过夏,是指哪“三病”?
1,防中暑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疾病,当体内热量不能及时向外散发,就会引起中暑。其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
中暑有轻重,严重时会导致突然昏迷。若患心脏病的人群,出现中暑,会增加心肌梗死、心绞痛的风险。
2,防湿热
夏至阳气旺盛,加之温度升高,排汗系统也会有变化,更多通过排汗来散热,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容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头痛、头晕等症。
若补充水分是冰凉的,则会增加体内湿气的侵入,体内热、外侵凉,易导致脾胃虚弱,湿热加重,还会促使血管痉挛,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的风险。
3,防肠胃疾病
高温天气来袭,肠胃疾病进入高发阶段,如急慢性胃肠炎,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若出现多次数、量大的腹泻很容易导致脱水,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之,一些人本身心肺功能比较差,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
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过后,天气变得炎热,真正的夏天才刚刚来临。
夏天,天气热,人们喜欢用各种方式解暑,但有些人适得其反,却生病了。
夏至,记住,防“三病”,能帮你安稳过夏!
一:防中暑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疾病,当体内热量不能及时向外散发,就会引起中暑。其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
中暑有轻重,严重时,会导致突然昏迷。
若患心脏病的人群,出现中暑,会增加心肌梗死、心绞痛的风险。
如何预防中暑?
1,喝足水
天气炎热,会大量出汗,不要等渴了再喝,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最好每天至少1500毫升水分,补充体液,避免中暑。
2,避免高温作业
一天中最热的时间段就是中午,避免长时间停留在高温、高湿、密闭的环境中。
二:防湿热
夏至阳气旺盛,加之温度升高,排汗系统也会有变化,更多通过排汗来散热,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容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头痛、头晕等症。
若补充水分是冰凉的,则会增加体内湿气的侵入,体内热、外侵凉,易导致脾胃虚弱,湿热加重,还会促使血管痉挛,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的风险。
如何预防湿热?
1,喝祛湿茶
将具有祛湿作用的药材搭配在一起,做成茶包,每天泡水喝,一天一包,有助于祛湿热。
五方草白鼓丁茶,将五方草、白鼓丁、赤小豆、薏苡仁、芡实、山楂、玉米须等几种搭配在一起,做成茶包,泡水喝。
五方草,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作用,其含有大量维生素E、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谷胱甘肽等成分,还有抗衰老作用。
白鼓丁,具有泻火除湿的作用,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赤小豆和薏苡仁均有很好的健脾祛湿作用,两者经常搭配一起用。
芡实,归脾、肾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芡实不仅能祛湿、调理脾胃,还有补益脾胃的作用。
山楂,归脾经,有很好的消食健胃的功效,可改善胃脘胀满、不思饮食等病症。
玉米须,归肾经、膀胱经,有利尿、利湿、消肿作用,可去体内湿热之气。
2,少吹空调
在过去,夏天人们离不开风扇,而今,人们离不开空调。
但长期在空调房间里呆着,会使湿气加重,增加风湿病的发生。
三:防肠胃疾病
高温天气来袭,肠胃疾病进入高发阶段,如急慢性胃肠炎,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若出现多次数、量大的腹泻很容易导致脱水,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之,一些人本身心肺功能比较差,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如何预防肠胃疾病?
1,规律饮食、定时定量
夏季,应有规律的饮食,定时定量,避免出现暴饮暴食、喝冰镇啤酒的情况。
最好每顿饭的饭量适度,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饿,也要适量的少吃一些,避免过饥、过饱。
2,避免吃油炸、生冷食物
油炸食物虽美味,但在夏天食用,不容易消化,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对生冷食物更应少吃,很多人为了解暑,吃些生冷***性食物,对消化道粘膜会有损伤,甚至会引起痉挛,出现腹泻、炎症。
过敏、***、呼吸感染……明明气候渐暖,为何小毛病却接二连三?
气候渐暖,我们更加要小心出行,防止过敏。除了花粉、杨柳柳絮,致敏原还可能是粉尘、螨虫、动物皮屑等等。所以,无论是在户外还是室内,咱都不能放松警惕哦。
预防过敏症状,尽量避免宝宝接触过敏原是最好的办法:
● 带“敏宝宝”出游时,给他戴好帽子和眼镜等,尽量远离花草丛;
● 雾霾天气不要带娃出去凑热闹;
● 家长和宝宝都要勤洗手,宝宝的毛巾要经常清洗消毒,防止细菌被带入眼睛;
● 保持居室卫生,平时多开窗通风,勤晒被褥,定期清洗地毯、窗帘等;
● 有条件的家庭尽量选一台空气净化器。
主要天气一回暖,各种细菌就会滋生,加上孩子一整个冬天都待在家里,很少出去户外活动,突然一出门,孩子玩的时间长了,身体还没逐渐适应气候,需要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就像夏天突然进空调屋,虽然室内室外错了几度,但是孩子适应能力差也会生病,
所以在天气暖和时,适当的给孩子衣服脱掉,不要让孩子热的出一身汗,这样风一吹就很容易生病。孩子外出的时候,早晚温差太大,中午热,下午变凉,就给孩子带个外套,热的时候脱掉,冷的时候穿上,出门多备点水,给孩子多喝点水!
春天的这个季节是过敏性疾病较多的一个季节。这个季节里面,过敏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咳嗽、哮喘等都比较多见。既往有类似病史的孩子,在这个时间段容易又开始出现症状。即使既往没有过敏性疾病的,这个季节也相对容易过敏。如果孩子过敏症状重,或者不能确定是不是过敏,最好把孩子带到医院,让医生明确诊断并给予治疗。
血压什么时间段最高?
血压是人体的四大生命体征之一,也是维持人体血液正常循环的基础。人体正常血压可以推动血液在循环系统内流动,血压过低不能维持各个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过高就会引起很多危害。
通常将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单位面积的侧压力称之为血压。人们平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心脏收缩时,动脉内的压力最高,被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称为舒张压。形成血压的基本因素是循环系统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和心脏射血功能。
成年人正常血压范围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90mmHg~120mmHg,舒张压为60mmHg-90mmHg。每个人的血压不是固定不变的,有很多影响因素,也有一定规律,按季节来说,冬天血压往往比夏天高,这是季节性波动。在昼夜24小时内血压也会有波动,一天中清晨4:00-5:00开始上升,8:00-9:00左右出现高峰,然后逐渐恢复平稳,下午16:00-18:00再次出现高峰(次高峰),然后缓慢下降,凌晨2:00-3:00血压值达到低谷并维持到4:00-5:00,全天出现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型曲线。血压的这种波动规律也是高血压患者晚上服用降压药容易发生脑梗塞的原因所在,是人们应该引起重视的。
关注天天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知识。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补充。
谢谢阅读!
血压什么时间段最高?
正常人的血压一般有两个高峰,一个在上午6~10时,另一个在下午4~8时。
一般情况下,上午血压峰值多高于下午,从晚上8时起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多数人在凌晨2~3时血压最低。但对于个体而言,血压是动态变化的,某一时间点的血压不能够代表整体的血压水平,因而血压“最高”的时间段应当通过检查来了解,如动态血压监测。
某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夜间高血压,夜间高血压的风险更大,是造成心脑血管病意外的危险因素。因此,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是否存在夜间高血压。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王鲁雁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oushibox.com/post/6382.html